腊梅简介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是蜡梅科属灌木植物。被外轮蜡黄色、内轮黄色,有光泽蜡质、紫色条纹,呈浓香托坛状,口部收缩。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梅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蜡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蜡梅可采用嫁接、分株、压条、播种方式繁殖。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蜡梅可以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理气止咳;也可用于暑热伤津、头晕呕吐、腕腹胀满胸闷咳嗽及水火烫伤等。蜡梅不仅是观赏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是制高级花的香花之一。在古代中国,女性会把蜡梅花穿在细金属丝上作为头饰,还会把蜡梅枝放在衣柜里,增添香气。

国家林草局公布2023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安徽省获授植物新品种权12件。这些新品种包括合肥植物园新增“素心金蝶”“合植素心”“合植檀香”等蜡梅新品种3件。

蔡戡·腊梅的古诗词(共1首)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