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王昶·端午节的古诗(共1首)

【生卒】:1724—1806
【介绍】: 清江苏青浦(今上青浦区)人,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刑部右侍郎。辞官后主讲娄东、敷文两书院。工古文辞,通经学,喜搜采金石,精于考證,时称通儒。有《春龙堂诗文集》、《金石萃编》、《湖海诗传、文传》、《青浦诗传》、《明词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