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韩元吉·端午节的古诗(共1首)

  • 1.《端午日张园分题宋朝·韩元吉辇路逢端午,今年始赐休。不知人世暑,还有水轩秋。花气晴薰坐,湖光晚逼舟。明朝又奔走,賸作片时留。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林情趣,如《柳梢青》"淡秋"、《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余》等,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