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唐著词(唐著词是唐代的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曲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又有36字七句五平韵、37字七句五平韵等。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有说法称,该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江城子 万廷仕

  • 1.《江城子·惠山酬山楼与陈集生夜话清朝·万廷仕蒲帆六幅送斜阳。稻花香。夜苍凉。波上喧阗,箫鼓趁归航。听得楼头呼白堕,山月吐,好飞觞。元龙百尺任颓唐。面崇冈。瞰方塘。醉倚栏杆,何似倚沙棠。对此茫茫愁并集,浑不...
万廷仕(1618-1681),字大士,号馀庵,宜兴人,邑廪生,顺治戊子年(公元1648年)拔贡授河南临漳县知县。享年六十三岁。著有《馀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