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唐著词(唐著词是唐代的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曲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又有36字七句五平韵、37字七句五平韵等。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有说法称,该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江城子 王理孚

  • 1.《江城子·送啸樵之武林清朝·王理孚与君约略说杭州。蜂无愁。蝶无愁。矮柳高桥,隐隐见红楼。曾是昔年辛苦地,相思切,泪双流。送君又上木兰舟。橹声柔。去难留。细雨斜风,弹指曲江头。知否船娘眠正稳,休打...
1876-1950,字志澄,又名锐,字剑丞,开发南麂岛时自称“上虬髯”,因以海髯为号,又名虬髯、髯翁,浙江温州苍南县龙港镇陈营里(今江办事处 周家车,九板桥一带)人,在此生活了20年,21岁迁鳌江居住。王理孚晚年自编《海髯》,请人抄写后自加校对。抄本和一些删馀诗由其家族保存下来,至二 十世纪末由其子王载纮复印成册。1950年病殁于永嘉县城(今温州市鹿城区),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