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简介

春节(Chinese New Year),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从腊八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谭嗣同·关于春节的古诗(共4首)

  • 1.《除夕感怀其二近现代·谭嗣同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 2.《除夕感怀其三近现代·谭嗣同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 3.《除夕感怀其四近现代·谭嗣同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 4.《除夕感怀其一近现代·谭嗣同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谭嗣同的诗词曲代表作
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远遗堂集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