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简介

春节(Chinese New Year),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从腊八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储光羲·关于春节的古诗(共1首)

  • 1.《秦中守岁唐朝·储光羲 众星已穷次,青帝方行春。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 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储光羲的诗词曲代表作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