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简介

春节(Chinese New Year),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从腊八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仇远·关于春节的古诗(共6首)

  • 1.《除夜新居·避喧迁出郭元朝·仇远避喧迁出郭,岁晚尚担簦。隔室大於斗,长途滑似冰。岂无问字酒,共守读书灯。老病须微禄,归田恨未能。
  • 2.《除夕前一日雪元朝·仇远江城腊尽渐春来,三白呈祥不待催。和气已知随处满,梅花正用此时开。寒香冷艳相吞吐,月斧风斤巧剪裁。布絮寝衣烘未透,炉边酒熟且衔杯。
  • 3.《除夜新居·茅檐盈尺雪元朝·仇远茅檐盈尺雪,真是冷官居。穷巷稀人迹,今朝是岁除。聒厅无鼓吹,消夜足琴书。晓冻冰桥滑,邻家借板舆。
  • 4.《岁除志喜元朝·仇远郊居守岁苦为情,一岁中间百事经。建业长男方入拜,桐江小女又归宁。蒙头被暖先高卧,婪尾杯空且独醒。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
  • 5.《丁未元日元朝·仇远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閒身留泮水,归梦满湖山。雪冻蝗应避,春暄雁欲还。桃符随手写,祸福不相关。
  • 6.《除夜新居·籸盆夹道明元朝·仇远籸盆夹道明,爆竹小儿惊。但听窗前雪,不知楼上更。流年双羽急,深夜一鸡鸣。浅醉和衣睡,明朝要贺正。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