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简介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继蓝田猿人、半坡氏族之后,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安与罗、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居中国古都之首,也被赋予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

西周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秦王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西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成为与罗并峙东西的泱泱大国;唐帝国励精图治、社会开放,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

作为古代都城典范的长安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人文荟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典型。

张元凯·长安的古诗(共2首)

  • 1.《长安逢塞上班师友人有作漫和明朝·张元凯盛秋胡骑若云屯,奏捷飞书入雁门。浪说单于刑白马,羞称公主嫁乌孙。班师节钺归三殿,款塞旌旗过五原。幕府献功方饮至,撰成铙曲侑金樽。
  • 2.《长安春望明朝·张元凯芝房桂殿暮氤氲,霄汉归来鹓鹭群。月出修眉悬碧树,露擎高掌拂朱云。宫莺入柳飞难见,厩马迷花嘶不闻。尽说宸游多睿藻,远臣唯有诵横汾。
张元凯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元凯(约公元1554年前后在世)字左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前后在世。少受毛氏,折节读书。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元凯胸次夷旷,寄情诗,著有《伐檀斋集》十二卷,王世贞为之序,比之于沈庆之、曹景宗。及元凯没后,世贞曝书,得其行卷,自叹知之未尽,复作诗以酹之,并序其集以行,此后始为诗坛所知。生平事迹见明王世贞《弃州人续稿》卷四二《伐檀斋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