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简介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继蓝田猿人、半坡氏族之后,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安与罗、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居中国古都之首,也被赋予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

西周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秦王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西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成为与罗并峙东西的泱泱大国;唐帝国励精图治、社会开放,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

作为古代都城典范的长安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人文荟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典型。

刘攽·长安的古诗(共2首)

  • 1.《长安城南宋朝·刘攽 三百离宫何处寻,秦山相向昼阴阴。城南地去天尺五,杜曲田皆亩一金。源发清泉随种稻,稆生脩竹自成林。老年欲为五陵客,射猎往来长纵心。
  • 2.《灞涘望长安宋朝·刘攽 去国一回首,凭高因肆观。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魏阙中天直,南山并海寒。楼居云缥缈,城象斗阑干。即事感能赋,有情知永叹。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