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简介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继蓝田猿人、半坡氏族之后,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安与罗、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居中国古都之首,也被赋予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

西周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秦王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西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成为与罗并峙东西的泱泱大国;唐帝国励精图治、社会开放,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

作为古代都城典范的长安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人文荟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典型。

长安的古诗(共875首)

  • 1.《长安古意唐朝·卢照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 2.《长安春望唐朝·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 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宋朝·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4.《长安遇冯著唐朝·韦应物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朝·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6.《长安秋望唐朝·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7.《 长安春唐朝·白居易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 8.《长安九日诗隋朝·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9.《长安晚秋唐朝· 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 10.《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朝·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
  • 11.《长安寒食唐朝·邵谒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 12.《题长安壁主人唐朝·张谓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 1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朝·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岛 一作:鸟)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 14.《长安秋夜唐朝·李德裕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 15.《木兰花·年年跃马长安市宋朝·刘克庄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 16.《长安春唐朝·白居易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 17.《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唐朝·李白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 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
  • 18.《落第长安唐朝·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 19.《长安夜雨唐朝·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 20.《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唐朝·李商隐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