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简介

时辰,读音为shí chen,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时辰即十二时辰,就是用十二地支对一天24小时进行计时,每个时辰相当于2小时。子时为23~1点,丑时为1~3点,寅时为3~5点,卯时为5~7点,辰时为7~9点,巳时为9~11点,午时为11~13点,未时为13~15点,申时为15~17点,酉时为17~19点,戌时为19~ 21点,亥时为 21~ 23 点。

十二时辰按照顺序构成集合{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时辰的组合表示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农历年的组合表示中的一种方法所表示的农历年;第二部分是农历和农历日的组合表示中的一种方法所表示的农历月和农历日;第三部分是时辰的三种表示中的一种方法所表示的时辰。

十二时辰名称的含义与日出日落的自然规律、天空颜色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时辰与健康至关重要,人的生物钟显示,饮食不可随意妄为,否则惹病上身。十二时辰中,子时、午时都是养生最关键的时辰,子时(23:00-1:00)阳生,养膀胱,忌夜宵;午时(11:00-13:00)阴生,养心,忌暴食。同时,其他时辰也有健康饮食的戒律。如卯时(5:00-7:00)日出,养大肠,忌饮酒;辰时(7:00-9:00)日升,养胃,忌空腹;已时(9:00-11:00)日正,养脾,忌辛辣;未时(13:00-15:00)日西,养小肠,忌多食;戊时(19:00-21:00)日暮,养血,忌大荤;亥时(21:00-23:00)定昏,养三焦,忌饮

柳永·十二时辰的古诗(共1首)

  • 1.《十二时·晚晴初宋朝·柳永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
柳永的诗词曲代表作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