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简介

汉家,汉语词语,原指银河,后衍生为汉朝及汉民族的代称。该词在西周以前专指天河,《诗经》与《华阳国志》均有记载,如“维天有汉”“倬彼汉”等描述均为此意。

“汉家”主要有三重含义:一指汉朝,《史记·孝武本纪》载“建汉家封禅”即指汉朝封禅制度;二为汉族王朝统称,杜甫兵车行》中“汉家东二百州”以汉喻唐指代当朝;三为族群文化符号,如汉字、汉服等称谓均源自汉朝的强盛。汉阙作为汉家文化象征,体现“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及政治威仪,如未央宫北阙为政务中心,成为“大汉帝国威仪的象征”。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诗经》与《华阳国志》均将“汉”与天河意象结合。汉朝建立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以“汉家”指代刘氏王朝,如《孝武本纪》记载“建汉家封禅”。唐宋时期广泛应用于诗词,如吴筠《赠将军》称“汉家青史”,唐代边塞诗中亦多见此称。

姜特立·汉家的诗句(共1句)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