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简介

"雪山"是现代汉语常用名词(拼音:xuě shān,注音:ㄒㄩㄝˇㄕㄢ),核心词义指代终年积的高。该词最早见于北周文学家庾信《周陇右总管豆卢公神道碑》中"山埋"的意象描写,唐代柳宗元行路难》以"雪山冰谷晞太阳"呈现其自然特征。在文化意象层面,印度喜拉雅山被梁简文帝称为"圣山",祁连山因《后汉书》李贤注得名"天山",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还记载了人工堆雪造山的特殊用法。作为地理实体代称,包含台湾雪山山脉主峰等典型实例。

谢肇浙·雪山的古诗(共1首)

  • 1.《望雪山明朝·谢肇浙山行数百里,贸贸靡所届。回上四盘坡,我马痡以惫。千峰绕翠屏,惊见玉龙挂。烂如白芙蓉,横耸青天外。斜日正照耀,银宫起光怪。皓质亘四时,千秋复万代。元鹤不敢栖,路草...
谢肇浙(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福建长乐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著有《小草斋集》《五杂俎》《文海披沙》《北河纪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