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简介

"雪山"是现代汉语常用名词(拼音:xuě shān,注音:ㄒㄩㄝˇㄕㄢ),核心词义指代终年积的高。该词最早见于北周文学家庾信《周陇右总管豆卢公神道碑》中"山埋"的意象描写,唐代柳宗元行路难》以"雪山冰谷晞太阳"呈现其自然特征。在文化意象层面,印度喜拉雅山被梁简文帝称为"圣山",祁连山因《后汉书》李贤注得名"天山",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还记载了人工堆雪造山的特殊用法。作为地理实体代称,包含台湾雪山山脉主峰等典型实例。

彭孙贻·雪山的古诗(共1首)

  • 1.《咏庭中雪山三十韵明朝·彭孙贻积雪初成岫,诸峰杖履前。乍惊飞忽至,恐与谷同迁。逼槛寒光绕,凌轩霁色鲜。玲珑巧射月,明净不生烟。融乳岩常滴,崩厓髓未坚。背阴争障日,缩地拟参天。象鼻垂如坠,羊肠...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谋,一字羿仁。明拔贡生。父以守土死于赣州,奔走求遗骸,布衣蔬食二十余年。后家居不出。诗词均工。乡人私谥孝介先生。有《茗斋集》、《茗斋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