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简介

星星,汉语词语,拼音为xīngxing,指空中闪烁的天体,也泛指细小点状物。其核心义项包含口语中对天体的泛称(如恒星、行星)与书面语中"细小的点儿"的比喻用法,部分方言中可形容白发或零星分布状态。该词存在[xīng xīng]与[xīng xing]两种读音分化,前者侧重描述细小事物,后者特指天体。

汉语文化中,"星"衍生出30余个成语,如"斗转星移"反映时间流转,"星星之火"出自明代张居正著述,比喻微小事物引发巨变。民间创作形成谜语体系,如以"生"字解谜"星星没露头",或以蒺藜对应"结流星"的形态特征。文学作品常借星象暗喻人生际遇,左思谢灵运人用"星星白发"构建白发意象。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其多语种译名,涵盖英语"star"、德语"Stern"等跨文化对应关系。

胡乔木·星星的古诗词(共1首)

  • 1.《水龙吟·星星火种东传近现代·胡乔木星星火种东传,燎原此日光霄壤。茅庐年少,斯民在抱,万夫一往。几度星霜,江河沸鼎,乾坤反掌。喜当年赤县,同袍成阵,寒风里,生机旺。破夜洪钟怒响。起征人、晓歌齐唱。...
胡乔木,1912-1992,本名胡鼎新,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