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简介

普门禅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大香山路,地处宝丰县闹店镇南,距新城区北3公里处的大小龙山之间。该寺始建于东汉光和四年(181年),是中国早期佛寺之一,被尊为观音菩萨得道圣地,现存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的八角九级楼阁式密檐砖塔——大悲观音大士塔,塔下供奉观音真身舍利。

寺院历经东汉至清代的多次毁建,现存建筑群依曼荼罗式布局横跨三座山峰,现存宋、金、明、清碑刻13通,其中北宋蔡京书丹《香山大悲菩萨传》碑系统记载了观音化身传说。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武元衡·香山寺的古诗词(共1首)

  • 1.《春题龙门香山寺唐朝·武元衡 众香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碧空。清景乍开松岭月, 乱流长响石楼风。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茂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武元衡的诗词曲代表作
武元衡(公元758年―公元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