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简介

普门禅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大香山路,地处宝丰县闹店镇南,距新城区北3公里处的大小龙山之间。该寺始建于东汉光和四年(181年),是中国早期佛寺之一,被尊为观音菩萨得道圣地,现存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的八角九级楼阁式密檐砖塔——大悲观音大士塔,塔下供奉观音真身舍利。

寺院历经东汉至清代的多次毁建,现存建筑群依曼荼罗式布局横跨三座山峰,现存宋、金、明、清碑刻13通,其中北宋蔡京书丹《香山大悲菩萨传》碑系统记载了观音化身传说。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王恽·香山寺的古诗词(共1首)

  • 1.《题香山寺画卷元朝·王恽 送客当年过玉泉,醉中游赏得奇观。一泓湛碧浮僧钵,几叶秋黄打石阑。山色空濛金界湿,松声清泛海波寒。吟鞭回首都门道,斜日归时翠满鞍。
王恽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恽(yùn)(1227—1304年7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人兼政治家。
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
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
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