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简介

凇,其实也是霜的一种,是由晶在温度低于冰点以下的物体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粒状结构沉积物。其形成过程是:当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 

雾凇可分为两种,晶状雾凇是过冷却雾滴在温度低于0℃的物体迎面撞冻而形成的,呈半透明毛玻璃状,密度比较大,形成时速较大;粒状雾凇是由于冰面与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差,使得过冷却雾滴蒸发,雾凇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呈乳白色脆粒状起伏,密度比较小,形成时风速不大。过冷却水比较充足一般形成晶状雾凇,过冷却水比较少一般形成粒状雾凇。 

雾凇非冰非,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杨慎·雾凇的古诗词(共1首)

  • 1.《寒夕明朝·杨慎 璧月寒生晕,银河冻欲冰。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桂火嘘难焰,兰膏坐自凝。新梅如姹女,妆束待晨兴。
杨慎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人、金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