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简介

凇,其实也是霜的一种,是由晶在温度低于冰点以下的物体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粒状结构沉积物。其形成过程是:当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 

雾凇可分为两种,晶状雾凇是过冷却雾滴在温度低于0℃的物体迎面撞冻而形成的,呈半透明毛玻璃状,密度比较大,形成时速较大;粒状雾凇是由于冰面与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差,使得过冷却雾滴蒸发,雾凇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呈乳白色脆粒状起伏,密度比较小,形成时风速不大。过冷却水比较充足一般形成晶状雾凇,过冷却水比较少一般形成粒状雾凇。 

雾凇非冰非,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郭风惠·雾凇的古诗词(共1首)

郭贵瑄,字麾霆,又名风惠(1897一1973),号堞庐,河间郭家村乡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绥远、察哈尔省教育厅厅长,河北省立第三中学校长、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长及北平市教育局局长等职。先生能,擅书法,精国,著有《风惠楼诗剩》及《郭风惠书画选》,誉满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