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简介

天坛,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其主要古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中间有东西向隔墙将内坛分隔为南、北两部分,隔墙中有门相通。内坛由圜丘、祈谷坛、斋宫三组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位于内坛北部,圜丘坛位于内坛南部,斋宫位于内坛西部,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连缀圜丘坛和祈谷坛。内坛四周设有东天门、北天门、西天门、广利门、昭亨门、泰元门。天坛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1961年34日,天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力夫·天坛的古诗(共1首)

  • 1.《临江仙·与内子天坛漫步近现代·张力夫季夏何方寻惬意,名园五百长龄。幽阶香草候虫鸣。月高神殿静,松老夜风轻。携手人停丹陛道,帝王此处曾经。相依无语望青冥。非嗟千古事,有梦寄流星。
张力夫,本名志勇,又名力夫,号畏临轩主人,祖籍河北滦南,1964年10月生于北京宣武。为重格调,尚雅,著有《畏临轩诗词》。北京居庸诗社社员。曾任中华诗词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现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诗苑》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