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简介

太行山脉(Taihang Mountains),又名五行、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整体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中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4°35′—40°19′,东经110°15′—116°27′,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延伸,直到山西陵川县南部转为东西走向,全长约500千米,宽约40—50千米。

太行山脉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山段为北段与中段,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1500米。太行山脉主峰为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最高峰为五台山,海拔3061.1米。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曾作为战略基地,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太行山人民抵抗日军的进攻,建设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苗晋卿·太行山的古诗(共1首)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
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
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不肯出镇陕郡,被勒令致仕。长安失陷,苗晋卿逃奔金州,被唐肃宗召赴凤翔,拜为宰相。他两次担任侍中,进封韩国公,并开创宰相奏对延英殿的先例。广德元年(763年)以太保致仕。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逝,追赠太师,赐谥懿献,改谥文贞。大历年间配享肃宗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