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简介

太行山脉(Taihang Mountains),又名五行、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整体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中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4°35′—40°19′,东经110°15′—116°27′,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延伸,直到山西陵川县南部转为东西走向,全长约500千米,宽约40—50千米。

太行山脉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山段为北段与中段,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1500米。太行山脉主峰为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最高峰为五台山,海拔3061.1米。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曾作为战略基地,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太行山人民抵抗日军的进攻,建设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克诚·太行山的古诗(共1首)

  • 1.《水调歌头·太行山抗旱近现代·黄克诚英雄太行山,矗立晋东南。今日重履胜地,往事仍新鲜。厩亭弹痕累累,张店血花飞溅,英勇战叮店。敌寇今何在?人民换新天。旱魃鬼,代日寇,逞凶焰。肆虐遍北国,中心在太原...
黄克诚(1902年101日-1986年12月28日),1902年10月1日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