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七首·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陶望龄|

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

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

猜您喜欢

  • 1.《代董秀才却扇唐朝·李商隐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 2.《示智常偈唐朝·惠能不见一法存无见,不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 3.《晚风宋朝·彭汝砺晚风吹月上天涯,一夜光寒独自知。始信花开俱有意,可言云淡独无思。
  • 4.《上学宪京江张先生清朝·仝轨浮云三十六年空,罔极王通涕泪中。犹忆低眉亲说与,一生快事又空同。
  • 5.《沽村酒久待不至清朝·牛焘沽得村酒没酒坛,摘将荷叶作筒杯。出村忽遇打头雨,忙吸筒杯戴叶回。
陶望龄的诗词曲代表作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