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简介

"农民"作为汉语词语,指以土地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社会群体。其词源可追溯至古代"士农工商"四民分类体系中的农业从业者。该词汇在语言应用中包含职业身份与社会阶层的双重属性,既指向具体的农业生产者,也构成农村社会的主体组成部分。

词语拥有"农夫""农人"等近义词群,英语对应词包含peasant、farmer等不同语义层次的翻译。在历史文献中,该词常与军事建制相关联,如晚清湘军曾大量招募农民群体作为兵源。

张碧·描写农民生活的古诗(共1首)

  • 1.《农父唐朝·张碧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张碧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碧,字太碧,唐末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 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