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简介

"农民"作为汉语词语,指以土地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社会群体。其词源可追溯至古代"士农工商"四民分类体系中的农业从业者。该词汇在语言应用中包含职业身份与社会阶层的双重属性,既指向具体的农业生产者,也构成农村社会的主体组成部分。

词语拥有"农夫""农人"等近义词群,英语对应词包含peasant、farmer等不同语义层次的翻译。在历史文献中,该词常与军事建制相关联,如晚清湘军曾大量招募农民群体作为兵源。

徐震堮·描写农民生活的古诗(共1首)

1901-1986,字声越,嘉善魏塘镇人。自幼酷爱文学。14岁入嘉兴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学习文字、音韵、训诂、考證和词章。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文史部读书后,又从王瀣、吴梅习、词、曲之学。所作诗词,受著名学者诒徵激赏,称许为“清隽苍老,卓然名家”。20岁后攻读外文,通英、法、德、意、俄、西班牙六国文字。22岁大学毕业后,曾为中学教师10馀年。30岁后,又学世界语,并用以翻译、写作,向外国介绍中国的古典名著和新文学作品,增进外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所创作的世界语诗歌,曾流传于国内外,被选人世界语诗人喀洛卡伊编的《九诗人集》和苏格兰诗人奥尔德编的《世界语诗选》。l939年入浙江大学执教。解放后院系调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又为《辞海》编委。1982年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后,任所长,并被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l984年后任华东师大古籍所名誉所长。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有《唐诗宋词选》、《汉魏六朝小说选注》、《三家注李长吉歌诗》、《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及《再补》、《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诗文选》、《梦松阁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