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简介

鹭鸶,是鹈形目鹭科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种。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形,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又称白鹭。

鹭鸶分布较广,欧洲南部、非洲、亚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分布。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鹭鸶的窝筑在树上、灌木丛或地面上。经常一只脚独立在水中,靠灵活的脖子和叉一样的尖嘴觅食。会将河蚌往石头上甩,直到河蚌被震开。鹭鸶主要食小的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繁殖期为每年的5-7,每窝产卵2-4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淡蓝色。寿命约有20年。

鹭鸶的羽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代人喜欢用其来装饰服饰,西方人则喜欢用其来点缀女帽。因鹭鸶的羽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又喜欢群居,所以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数量锐减,几乎陷入灭绝的境地。鹭鸶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

张宁·鹭鸶的古诗(共1首)

  • 1.《鹭鸶明朝·张宁十载班联玉笋行,凤皇池上共翱翔。于今老向山林见,却爱疏閒野趣长。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