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简介

鹭鸶,是鹈形目鹭科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种。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形,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又称白鹭。

鹭鸶分布较广,欧洲南部、非洲、亚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分布。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鹭鸶的窝筑在树上、灌木丛或地面上。经常一只脚独立在水中,靠灵活的脖子和叉一样的尖嘴觅食。会将河蚌往石头上甩,直到河蚌被震开。鹭鸶主要食小的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繁殖期为每年的5-7,每窝产卵2-4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淡蓝色。寿命约有20年。

鹭鸶的羽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代人喜欢用其来装饰服饰,西方人则喜欢用其来点缀女帽。因鹭鸶的羽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又喜欢群居,所以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数量锐减,几乎陷入灭绝的境地。鹭鸶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

元稹·鹭鸶的古诗(共1首)

元稹的诗词曲代表作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