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简介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日本。由某些野生菊经种间杂交演化而来的;茎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单叶互生,多卵圆形,边缘具粗大锯齿或深裂;头状序,外围为舌状花,大小、形状变化很大,有平瓣、匙瓣等多种;中心为筒状花,常稀少或阙如;不同的瓣形,形成不同的花型、颜色、品种。花序下为总苞,舌状花多为雄性花,筒状花为两性花,雌蕊柱头两歧。菊花原产于中国,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十七世纪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美洲。菊花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个,目前品种有数千个,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喜阳光,忌荫蔽,怕涝。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菊花有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菊;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菊花具有散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但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郑刚中·关于菊花的古诗(共1首)

  • 1.《菊花宋朝·郑刚中露染黄金一样圆,风来香在短篱边。虽然不解将春买,未与痴人当赌钱。
郑刚中的诗词曲代表作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