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简介

华山(Mount Huashan),古称“西岳”,雅称“太华”,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为148.4平方千米,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华山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由一整块岗岩石构成,为断壁悬崖岗岩地貌景观,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约27亿年前),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气候,只有长涧、叶两条河流,拥有123种珍稀保护动物、6种特有种植物,有着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等景点210余处,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

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另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1982年,华山成为“首批国家级景名胜区”。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

王禹偁·关于华山的古诗(共1首)

  • 1.《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宋朝·王禹偁抗表辞乌府,归山鬓未秋。朝簪还獬豸,尘世谢蜉蝣。拂袖人生事,县车帝命优。名光新日历,官占好词头。应宿郎曹美,寻仙物景幽。绣衣移蕙带,骢马换耕牛。对枕莲峰翠,当门...
王禹偁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