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简介

华山(Mount Huashan),古称“西岳”,雅称“太华”,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为148.4平方千米,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华山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由一整块岗岩石构成,为断壁悬崖岗岩地貌景观,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约27亿年前),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气候,只有长涧、叶两条河流,拥有123种珍稀保护动物、6种特有种植物,有着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等景点210余处,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

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另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1982年,华山成为“首批国家级景名胜区”。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

乾隆·关于华山的古诗(共15首)

  • 1.《三依皇祖华山诗韵清朝·乾隆峭拔诸峰表,兼之岩穴深。自多真赏在,那有俗缘侵。古意指禅柏,春声出语禽。轩文护丁甲,景仰缅神襟。
  • 2.《恭依皇祖华山诗韵清朝·乾隆观水有其术,入山不厌深。境无容俗混,林岂受樵侵。香递英英朵,声喧命命禽。宸章垂琬琰,胞与识胸襟。
  • 3.《宝华山慧居寺清朝·乾隆松径霏花雨,香台霭法云。范铜辉杰阁,镂玉稳蜚文。宝志名长在,梁皇忏尚闻。芳飙舞锦卉,仙籁韵琼筼。谁识隆昌旧,从来名象纷。澄观忘万虑,小坐亦堪欣。
  • 4.《五依皇祖华山诗韵清朝·乾隆更入向西路,春山几叠深。新题选竹刻,旧咏被苔侵。寺鲜参禅侣,庭来听法禽。虽云骋游目,随处仰尧襟。
  • 5.《悼敏皇子将送往朱华山一临酹酒七字吟悲清朝·乾隆一纾愤懑酹金卮,柳翣行将发引时。此去想应兄待弟,都来何致母随儿。试言邂逅谁能受,叠遇乖张命实奇。不忍抚棺寄馀恨,孩提莫道未全知。
  • 6.《朱华山酹酒清朝·乾隆兆叶维熊忆举男,髫龄书史即深耽。坟前省识吾怀悼,地下应知汝抱惭。觉后梦因原是幻,悲深痛定更难堪。从今拟废苍舒诔,古佛无生叩宝龛。
  • 7.《六依皇祖华山诗韵清朝·乾隆理趣将尘远,诗裁与境深。步犹堪胜济,鬓不碍霜侵。解舞花经籁,能言春入禽。五言赓圣藻,六度仰冲襟。
  • 8.《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其六·华山鸟道清朝·乾隆山之秀者称芙蓉,不宜在陆宜在水。高矗青霄俯太湖,恰当是山名所以。天花天乐动逢迎,石径松泉寻迤逦。人人尘念到此捐,大士端居无忧喜。如在八功德池中,合十都坐青莲蕊。
  • 9.《四依皇祖华山诗韵二首·其二清朝·乾隆舜歌赓四度,弹指岁年深。是日盘云径,春风谡籁侵。苔苍皴峙柏,泉响答鸣禽。峰顶孤亭在,曾予豁远襟。
  • 10.《张元士华山鸟道图清朝·乾隆忆我一再南巡时,跋马曾缘鸟道上。
  • 11.《题董诰江宁名胜图十帧·其二·宝华山清朝·乾隆绣峰围处画屏如,昔日隆昌今慧居。每至金田参月相,一瞻奎额一钦予。
  • 12.《四依皇祖华山诗韵二首·其一清朝·乾隆法螺西跋马,云表竺龛深。有进亦云到,无营孰与侵。昔题犹舞凤,春景入言禽。别室青山对,凭轩一畅襟。
  • 13.《赋得华山鸟道清朝·乾隆㠍嶪复巃嵷,青莲植半空。自来称鸟道,颇觉异蚕丛。叠磴穿云白,回栏抉巘红。竹声戛风细,花色斗春融。塞路遥相拟,坦途此尽同。游山当读画,缓缓跋花骢。
  • 14.《恭依皇祖华山诗韵清朝·乾隆春物和而盎,春山秀且深。佛光今昔亘,奎藻岁年侵。籁奏风过竹,歌喧暖啅禽。石莲华那在,望古集遥襟。
  • 15.《游华山清朝·乾隆跋马度寒山,屏秀宛相映。天池知不遥,由来称熟径。图经志洗心,柱史标养性。初入松竹幽,遂陟岩峦亘。崎嵚峭茜间,时有飞泉迸。鸣鞭岂不便,安用山舆乘。延缘造绝顶,诸峰...
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