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简介

黄山,古称黟,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气候;以奇松、怪石、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川”之称。

黄山境内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其中“莲”“光明顶”“天都”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黄山境内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如古蹬道、古楹联、古桥、古亭、古寺、古塔等,另有现存摩崖石刻300余处,孕育了中国山水画“黄山画派”;黄山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景区森林覆盖率为98.29%,林木绿化率达98.53%,已知脊椎动物达300余种,鸟类170余种;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名。

1982年,黄山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黄山风景区被中国旅游报公布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地质公园。

舒庆春·黄山的古诗(共1首)

  • 1.《咏黄山近现代·舒庆春人间多少佳山水,独许黄山胜太华。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
老舍(1899—1966) 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山东大学教授。1949年后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馆》等。1938年 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老舍当选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老舍因此写下七律《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其中有“三月莺黄鹤楼”之句。所作短篇小说《一块猪肝》以抗战时期的武汉为背景,黄鹤楼是其中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