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简介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上有细绒毛;叶片为卵状心形,托叶为披针形,常早落;单生,萼为钟形,花冠初为白色或淡红色,后逐渐变为深红色;果实为扁球形,有淡黄色的毛附着。花期8到10。其花或白或粉或赤,不同品种的花色和花型不一,种类繁多。其花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

木芙蓉原产中国湖南,现今分布于辽宁、河北、东、陕西和大部分南方省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也有栽培。木芙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寒、耐水湿、耐修剪,适宜栽植于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繁殖栽培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和播种。

木芙蓉是中国久经栽培的园林观赏植物,其适应性强,花大色美,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经常被用于园林建设中,适宜配植于池畔、堤岸、水际,是四川省成都市的市花。木芙蓉除具有十分良好的园林观赏价值外,还具有非常多的实用价值,《妇人良方》《湖南药物志》记载木芙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烧烫伤、跌打损伤。木芙蓉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多种有害气体具有抗性和吸收性,不仅如此,其还有净化灰尘、烟尘的作用。

刘涣·关于芙蓉花的古诗(共1首)

  • 1.《折枝芙蓉宋朝·刘涣 渚宫秋老夕阳多,无复君王避暑过。席上舞衣零落尽,独留团锦照苍波。
刘涣(998—1078)保州保塞人,字仲章。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监并州仓。仁宗天圣中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仁宗亲政,擢为右正言。仁宗谋废郭后,涣与范仲淹等伏阙争之,不果。坐事黜通判磁州、知辽州。奉使通河西唂氏,加直昭文馆,历知沧、保、登、邢诸州,累迁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神宗熙宁中召还为工部尚书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