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汉语常用字,读作fēng,最早见于甲骨文。风,本义是一种因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的现象。《说文》:“风,八风也。”《国风·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引申为像风那样快,如风行。风有流行的特点,有如社会习惯,故又引申为风俗、风气,如蔚然成风、移风易俗。又引申为风景、风光。又指民歌,如采风。又引申为外在的姿态,如作风、文风,再引申为风声、消息等。作动词,指借风力吹干吹净,虚化引申为教育、感化。
萧纲(503―551),即梁太宗、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害,葬于庄陵。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