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简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大寒时节,太阳光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但冷空气仍频繁南下,北半球气温寒冷。民谚:“小寒大寒,无自寒”,这说明了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流行的年尾“年会”是“尾牙祭”的遗俗。

乾隆·关于大寒的古诗(共3首)

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