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简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大寒时节,太阳光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但冷空气仍频繁南下,北半球气温寒冷。民谚:“小寒大寒,无自寒”,这说明了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流行的年尾“年会”是“尾牙祭”的遗俗。

姜再恒·关于大寒的古诗(共1首)

  • 1.《辛未三月。雪仍大寒清朝·姜再恒无端积雪妒春深,凋尽江南枫树林。日入山樊双兕吼,风吹水国一龙吟。苦循鬓发星星白,强把酒樽满满斟。忽见黄莺枝上啭,独鸣开运压群阴。
朝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