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简介

春季,四季之一,季期在立春立夏之间,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春季是冬夏季交替转换时期,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此消彼长。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我国现在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说文解字》解释“春”,原本是个动词,为“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就是草感受到太阳的召唤,应时而动,推开大地,生长出来的意思。《尚书·大传》说:“春,出也,万物之出也。”立的本义,是人站在大地上。

赵溍·描写春天的古诗(共1首)

  • 1.《临江仙·西湖春泛宋朝·赵溍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赵溍,字元晋,号冰壶,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为南宋名臣忠靖公赵葵之子。咸淳年间(1265-1274)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据《宋季三朝政要》记载,宋都城临安破后,广王登极于福州,以赵为江西制置使,进兵邵武。元蒋子正《房随笔》则:南宋亡,赵自京口迁往金陵。元兵南下,弃家而遁,南徙不返,死葬海旁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