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简介

春季,四季之一,季期在立春立夏之间,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春季是冬夏季交替转换时期,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此消彼长。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我国现在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说文解字》解释“春”,原本是个动词,为“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就是草感受到太阳的召唤,应时而动,推开大地,生长出来的意思。《尚书·大传》说:“春,出也,万物之出也。”立的本义,是人站在大地上。

王庭珪·描写春天的古诗(共1首)

  • 1.《二月二日出郊宋朝·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性伉厉,为雄浑。政和八年(1118)登进士第。调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隐居卢溪,因以自号。绍兴中,胡铨请斩秦桧,谪新州,独庭珪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须为天下奇”句。坐讪谤,流郎(一作岭南)。十九年(1149)六月,勒停,送辰州(今属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编管。秦桧死,许自便。孝宗时,召对内殿,赐国子监主簿,乾道六年(1170),复除直敷文阁。乾道八年(1172)病逝,终年92岁,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胡铨撰写墓志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