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庵简介

白云庵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夕照峰塔遗址西侧,原为南宋名园“翠芳园”。清代历经重修,雍正年间改称“慈庵”,乾隆帝南巡时赐名“漪园”,后更名白庵。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藏书家丁丙(字松生)主持重建,增建下老人祠,塑像并设签供卜姻缘,成为西湖婚俗文化载体。

清末白云庵成为浙江革命党人秘密据点,孙中山徐锡麟秋瑾等曾在此谋划起义;武昌起义后,陈英士等人于庵内策划杭州光复。民国初年,孙中山题匾“明禅达义”纪念参与革命的得山和尚。抗战期间庵宇遭日军焚毁,后一度作为抗日据点,最终被拆毁。其遗址现为西湖历史文化遗存之一。

刘克庄·白云庵的古诗词(共1首)

  • 1.《白云庵宋朝·刘克庄太行以北海丰南,我与梁公各有惭。儿五十馀亲八十,可堪来宿白云庵。
刘克庄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