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庵简介

白云庵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夕照峰塔遗址西侧,原为南宋名园“翠芳园”。清代历经重修,雍正年间改称“慈庵”,乾隆帝南巡时赐名“漪园”,后更名白庵。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藏书家丁丙(字松生)主持重建,增建下老人祠,塑像并设签供卜姻缘,成为西湖婚俗文化载体。

清末白云庵成为浙江革命党人秘密据点,孙中山徐锡麟秋瑾等曾在此谋划起义;武昌起义后,陈英士等人于庵内策划杭州光复。民国初年,孙中山题匾“明禅达义”纪念参与革命的得山和尚。抗战期间庵宇遭日军焚毁,后一度作为抗日据点,最终被拆毁。其遗址现为西湖历史文化遗存之一。

黄俊·白云庵的古诗词(共1首)

号弈楼,字黄山,以字行,湖南长沙人。癸卯举人。1905年,与刘笏云等创办湖南优级师范学堂,任庶务长兼教习;旋东渡日本考察教育,经黄兴、周震麟介绍,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辛亥后,出任湖南省都督府秘书长,因与谭延闿意见不合而辞职。汤芗铭入湘,曾被捕入狱,不久即任湖南省电报总局、榷运总局局长等职。后与友人共同经营矿业、叶、轮运等实业。1924年,赴广州、上海等地参与反对北洋军阀活动。孙中山逝世,因不满蒋氏专政,遂绝意仕进。三十年代,任湖南大学文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受聘为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省志《教育志》撰述人,《湖南教育》月刊特约撰稿人。程潜主湘时,为湖南省政府高等顾问。建国后任湖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著有《弈楼诗稿》《弈楼文集》《居楼随笔》《诗学通论》《弈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