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畴·世情的诗句(共1句)

世情简介

世情(shì qíng)是汉语词汇,原指世间情态与时代气,后衍生出势利、世人等含义,常用于文学及历史文献。其内涵包含社会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世俗价值观变迁,既指客观的世态人情,如人情冷暖,也涵盖主观的世人对权势的态度。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陆机》“练世情之常尤”,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以“文变染乎世情”强调文学与时代关联。唐代施肩吾、元代关汉卿借其讽喻世俗势利,明清文人如李玉、许地则用于描摹人情世态。从魏晋至明清,“世情”语义由“世间情态”逐步扩展,成为社会观察与批判的常见载体。

吴锡畴(1215--1276),字元范,后更字元伦,号兰皋子,休宁(今属安徽)人。从程若庸学,三十岁弃举子业。度宗咸淳间知南康府叶阊聘主白鹿洞书院,辞不赴。端宗景炎元年卒,年六十二。有《兰皋集》二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吴锡畴,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兰皋集》为底本(有咸淳陆梦发序,当源自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