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世情的诗句(共2句)

世情简介

世情(shì qíng)是汉语词汇,原指世间情态与时代气,后衍生出势利、世人等含义,常用于文学及历史文献。其内涵包含社会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世俗价值观变迁,既指客观的世态人情,如人情冷暖,也涵盖主观的世人对权势的态度。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陆机》“练世情之常尤”,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以“文变染乎世情”强调文学与时代关联。唐代施肩吾、元代关汉卿借其讽喻世俗势利,明清文人如李玉、许地则用于描摹人情世态。从魏晋至明清,“世情”语义由“世间情态”逐步扩展,成为社会观察与批判的常见载体。

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