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简介

“君臣”为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三重含义:一指君主与臣下的关系,初见于《周易·序卦》;二指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源自《素问》提出的“君臣佐使”理论;三特指《管子·君臣》篇及王瑞来所著同名历史著作。

该概念涵盖古代政治伦理与医学理论。《管子·君臣》篇主张君主统御全局、臣属恪守职责,体现春秋时期管仲的治国思想。中医“君臣佐使”理论以君药针对主病发挥核心作用,臣药辅助增强疗效,如麻黄汤中麻黄为君发汗解表,桂枝为臣助其发汗。佐药治疗兼证或消除毒性,使药引导药效或调和诸药,如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芍药为臣、生姜大枣为佐、甘草为使。

《管子·君臣》篇收录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书的《管子》,王瑞来所著《君臣》从制度史角度解析宰相权责演变,形成跨时代呼应。

尹台·君臣的诗句(共1句)

尹台(1506—1579)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