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简介

“君臣”为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三重含义:一指君主与臣下的关系,初见于《周易·序卦》;二指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源自《素问》提出的“君臣佐使”理论;三特指《管子·君臣》篇及王瑞来所著同名历史著作。

该概念涵盖古代政治伦理与医学理论。《管子·君臣》篇主张君主统御全局、臣属恪守职责,体现春秋时期管仲的治国思想。中医“君臣佐使”理论以君药针对主病发挥核心作用,臣药辅助增强疗效,如麻黄汤中麻黄为君发汗解表,桂枝为臣助其发汗。佐药治疗兼证或消除毒性,使药引导药效或调和诸药,如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芍药为臣、生姜大枣为佐、甘草为使。

《管子·君臣》篇收录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书的《管子》,王瑞来所著《君臣》从制度史角度解析宰相权责演变,形成跨时代呼应。

李梦阳·君臣的诗句(共1句)

李梦阳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梦阳(1473年1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