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简介

儿女是汉语名词,拼音为ér nǚ,原指儿子与女儿的合称,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的记载。

该词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一是指生物学层面的子女,如《后汉书》“儿女常自操井臼”及杜甫中“儿女忽成行”等用法;二指青年男女,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共沾巾”即代指离别的年轻人。部分语境中也可泛称普通男女或特指女性,如白行简《三梦记》中的“儿女杂坐”。近现代文学如老舍《馆》、毛泽东“中华儿女多奇志”等仍沿用其基本语义。

该词汉代已用于指代子女,唐代扩展至青年男女群体。自北齐文献记载后,历经各代文学作品的语义延伸,最终形成兼具直系亲属称谓与群体指代功能的双义结构,成为汉语中延续性较强的多义词汇。

徐祯卿·儿女的诗句(共1句)

徐祯卿的诗词曲代表作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扬州树树”之绝句而为人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