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简介

百年是汉语固有词语,拼音为bǎi nián,通常指极长时间或人的一生,也含百周年字面义。作为多义词,其核心义项包括:表示时间跨度大(如“百年大计”),代指人生历程(如“百年好合”),以及特指百年纪年(如“百年庆典”)。

该词在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结构,既包含器物寿命(《周礼》“犀甲寿百年”)、死亡婉辞(“百年之后”)等古典用法,也衍生出婚俗祝福(“百年偕老”)等文化内涵。其多义性通过成语(“百年树人”“百年之约”)及日常表达(“百年不遇”)体现,常作为时间量词与抽象概念结合。

“百年”的语义体系可追溯至先秦典籍,《礼记》《论语》已用其表时间久远或寿数,汉唐文献扩展至老年指代。宋代以降,婚庆语境逐渐成为重要使用场景,明清小说进一步固化其人生周期隐喻。古籍如《项脊轩志》《登高》等均印证其语义演变。

陈子昂·百年的诗句(共1句)

陈子昂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骨峥嵘,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