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简介

"白骨"出自《国语·吴语》"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本义指暴露于外的尸骨或化枯骨。该词在汉语中形成"白骨累累"、"白骨红颜"等典故性成语,前者通过叠词强化尸骨堆积的视觉意象,后者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生死无常的哲学概念。在语义发展过程中,词义由具体尸骨扩展至泛指死人,并衍生出"白色果核或树干"的特殊义项。

该词语在古典文学中具有独特意象价值,杜甫兵车行》"古来白骨无人收"、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等句均以白骨象征战争的残酷性。成语"起死人,肉白骨"通过动态描述反向强化其作为死亡象征的静态语义,展现了汉语词汇的语义张力。

程滨·白骨的诗句(共1句)

程滨(一九七八年——),字子浔,号矫庵,别署反客生。祖籍东郯城,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于南开中学。私淑叶嘉莹先生,得传戴君仁先生吟诵调。又从尹连城先生习书。嗜皮黄、昆曲,尝与同好起南薰社,时粉墨登场。诗宗唐人,词宗五代北宋。间参清人,然以为晚近诗词不必学而犹不免相近,故不以其为指归也。二零零八年获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优秀青年诗人奖。著有《矫庵集》《矫庵语业》《迦陵词稿注》《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