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简介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原生分布于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有引入。

其树干高,树皮平滑,呈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略呈翅状;叶纸质,呈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淡红色、紫色或白色,圆锥序生于顶端;蒴果椭圆状球形或阔圆形;种子有翅;紫薇花期6~9;果期在9~12月。紫薇的名字来源和北极星有关,北极星又名紫微星,星象学中被称为“万星之主”,代表着尊贵和福祉。

紫薇喜光、略耐阴、耐干旱、忌水涝,喜暖湿气候,有一定的抗寒力,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紫薇的繁殖方式包括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据《本草纲目》记载,紫薇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紫薇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寿命长,可作盆景,园林布景是观花乔木,具有观赏价值。紫薇花在古代还代表某些官职,《新唐书·百官志二》注:“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薇省,中书令曰紫薇令。”因紫薇有“官样花”之名,民间便有谚语:“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以紫薇花象征了富贵繁华之意。

何乔新·关于紫薇花的古诗(共1首)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