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简介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原生分布于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有引入。

其树干高,树皮平滑,呈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略呈翅状;叶纸质,呈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淡红色、紫色或白色,圆锥序生于顶端;蒴果椭圆状球形或阔圆形;种子有翅;紫薇花期6~9;果期在9~12月。紫薇的名字来源和北极星有关,北极星又名紫微星,星象学中被称为“万星之主”,代表着尊贵和福祉。

紫薇喜光、略耐阴、耐干旱、忌水涝,喜暖湿气候,有一定的抗寒力,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紫薇的繁殖方式包括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据《本草纲目》记载,紫薇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紫薇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寿命长,可作盆景,园林布景是观花乔木,具有观赏价值。紫薇花在古代还代表某些官职,《新唐书·百官志二》注:“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薇省,中书令曰紫薇令。”因紫薇有“官样花”之名,民间便有谚语:“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以紫薇花象征了富贵繁华之意。

白居易·关于紫薇花的古诗(共3首)

  • 1.《紫薇花唐朝·白居易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 2.《紫薇花唐朝·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 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 3.《见紫薇花忆微之唐朝·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