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简介

紫金别称钟山,古称金陵山、蒋山、北山、神烈山、圣游山,属于宁镇山脉西段的中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坐标为东经118°48’00”—118°53’04”,北纬32°01’57”—32°06’15”,紫金山山体东西最大长度7千米,南北最宽处约3千米,平面成尖端朝北的等边三角形,总面积3008.8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311.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紫金山的主峰为北高峰(头陀岭),海拔448米,同时也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

宁镇山脉是侏罗纪末到白垩纪初在扬子古陆东部通过宁镇运动而形成的一条向北突起的弧形褶皱,紫金山便位于这条褶皱的西端,侏罗纪时期,紫金山区域本为一条大江,到了中生代晚期,因为造山运动,紫金山一带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及压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抬升和断裂,从前呈水平状的岩层由北向南倾斜,于是紫金山就从地面上矗立起来,所以紫金山是因为地壳运动而形成的。

紫金山是南京的母亲山,也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紫金山现建有国家级重点景名胜区“钟山景名胜区”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布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4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各类文物古迹,拥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三大核心景区,是融生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及国家级森林公园。

杨维桢·钟山的古诗(共1首)

  • 1.《大唐钟山进士歌元朝·杨维桢睛如猫,须如茅,乌靴白简鸭色袍。元是钟山老馗唐进土,感君之赐何以酬君劳。虽生不得禄,誓死为鬼豪。老馗血食岂敢饕,宫中饱食有祆耗,擘而啖之如啖螯。呜呼若人使立朝,...
杨维桢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题着说》、《史义拾遗》、《东维子文集》、《铁崖古乐府》、《丽则遗音》、《复古诗集》等近二十种。 书法以行草最工,笔势岩开,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牖,例载而归”之势,传世作品有楷书《周上卿墓志铭》,行书《张氏通波迁表》、《真镜庵募缘疏卷》、《鬻字窝铭》、《城南唱和诗卷》、《元夕与妇饮诗》、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竹西草堂记卷》、《致理斋尺牍》、《晚节堂诗》、《沈生乐府序》等,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题跋之中。